close

每次規劃露營行程,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。露營不像在家裡,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;在戶外,一切都得精打細算。

首先,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,特別是夏天,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。

而空間有限,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,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。再來是菜色的選擇,既要簡單易煮,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,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。

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,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。

以前光是備料,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,真的非常辛苦,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,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,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,但是事前處理(切菜,清洗)真的很繁瑣

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,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;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,非常簡單,不用過腦,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,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,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,讓我非常好奇,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,有胡椒鴨、麻辣鴨、薑母鴨、洋蔥鴨,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,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,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。

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。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,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。

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,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,而且不會過於油膩,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,也不會感到負擔。而且,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,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,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。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,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,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。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,就是他啦,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!

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,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,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,就可以快速搞定啦。

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,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,整個環境都非常好,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,就非常大推,而且帳篷用品,都已經架好,老闆服務真的很好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

地址: 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

預約住宿電話: 0921 313 067

在露營的當天,我負責準備餐具,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,說真的,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,一定要先解凍,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。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看看這個分量,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,還是滿出來了,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,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,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,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,光是等水滾,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。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所以加熱到一半後,感覺鴨肉沒那麼硬,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,不然烹煮太費時了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,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,果然就如官網說的,整隻鴨下去調理,真心不騙。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,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。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,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,直呼「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!」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,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。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,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,這一刻,我想,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。

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露營中餐-踏輕洋蔥鴨調理包

**外觀** 
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,搭配一整隻的鴨肉,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。湯的顏色偏金黃,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。

**鴨肉份量** 
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,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,肉質細緻多汁,輕輕一咬,豐富的肉汁和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更特別的是,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,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,,湯汁浸潤其中,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。

**湯頭口感** 
湯頭非常柔和,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,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,溫潤而不膩口,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。
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 
推薦搭配蓮藕、甜玉米和菠菜,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。飲料方面,建議搭配檸檬水,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。

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-胡椒鴨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退冰後,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,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說實話,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,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,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,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。當湯鍋滾開時,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,朋友們調侃說,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「香氣宣傳大使」。

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,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,每一口都是享受,這樣的香氣和滋味,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,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。

踏輕胡椒鴨肉質口感分享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

露營中餐-踏輕胡椒鴨調理包

**外觀** 
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,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,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,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。湯底的顏色清澈,帶著淡淡的琥珀色,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。

**鴨肉份量** 
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,肉質鮮嫩,煮得剛剛好,不會過老,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。

**湯頭口感** 
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,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,溫暖而不嗆,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,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,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。
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 
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,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。飲料的部分,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,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。

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:
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
這次的露營旅程,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。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,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。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,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,溫和卻令人難忘;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,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,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。

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,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,一邊聊著天,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,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,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、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。這次露營,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這兩道鍋物,真的超值得,份量大,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,省去備料的時間,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。期待下次露營,帶上更多美食,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。

 

 

踏輕胡椒鴨湯頭口感分析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,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,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。想像一下,在微涼的山林夜晚,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,微風輕拂下,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,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。而**踏輕鍋物**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!

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?首先,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,操作也超簡單,只需要熱水煮沸,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。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、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,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。胡椒鴨的辛香溫暖,洋蔥鴨的甘甜入味,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,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,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。踏輕洋蔥鴨肉質多汁推薦

除此之外,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,湯頭濃郁卻不油膩,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。露營時,溫度往往會較低,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,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,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,給你滿滿的能量。更棒的是,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,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,不僅滿足了味蕾,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。踏輕胡椒鴨湯頭鮮甜推薦

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,只需短短幾分鐘,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。當你在帳篷旁,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,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。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,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。踏輕洋蔥鴨口感濃郁推薦

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?立即選擇踏輕鍋物,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,無論在哪裡,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!現在就行動,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!踏輕洋蔥鴨湯頭怎麼樣

外婆,清明節快到了,無論天氣怎樣,我都會回鄉下去祭拜您的。 您4 歲時就被父母送與外公家做童養媳,6 歲時被外祖父一根扁擔挑著,一頭籮筐里裝著外公,另一頭籮筐里裝著您,從山東逃荒來到黑龍江。在黑龍江一個叫劉家溝的小村落,15歲的您與17歲的外公結為了夫妻。 您一生共生養了四兒四女。生三姨時,您患上乳腺病,由于沒錢上城里醫治,找了個江湖郎中為您做了乳腺切除手術,不知是手術時切錯了哪根神經,總之術后您便留下了跛腳的毛病。 但苦難并未就此戛然而止。您32歲時,最小的老舅還在襁褓之中,外公便染上惡疾去世,留下您和8個從1歲到16歲的孩子。您沒有再嫁,守著自己和兒女們,拖著殘腿,勤扒苦做,總算把兒女們相繼養大成人,結婚成家。 當給最小的老舅辦完婚事后,您已經67歲了。因為兒媳眾多,紛爭不斷,您提出自己單過。三間草坯房,東一間分給三舅,西一間分給老舅,中間的灶間在北面隔出一間小屋子給了您。小屋里有一鋪小炕,還搭了一個小鍋小灶。您把小屋打掃得干凈整潔,墻上貼了一張胖小子抱鯰魚的年畫。 我家離您家只有兩里路,我家住在前屯,村小學就在您住的后屯。我上小學時,遇到刮風、下雨天氣,您就接我去您家住。我很喜歡住在您家,因為只要我一去,您就會給我烙油餅吃。金黃金黃的油餅,那香味至今仍彌漫在我童年的記憶里。晚上,我躺在被窩里,您手擎一根長煙袋,吧嗒吧嗒地吸。暗夜里隨著紅火頭一明一暗,一個個民間傳奇故事便從您嘴里飄了出來。 單過的那幾年,是您最美好的時光。姨媽們和我母親輪流去看望您,每次去都會給您帶去一些好吃的和衣物。您一個人吃穿不愁,日子過得悠哉快哉。可是,厄運偏偏還是不肯放過善良的您。73歲時,您得了老年癡呆癥,人時而清醒,時而呆傻。那時老舅已經搬出去另起爐灶,三間草坯房只住著您和三舅一家。三舅主動提出贍養生病的您,其實是貪圖那三間房產。三舅媽待您不好,因為怕您在炕上抹屎抹尿,三舅媽就經常餓著您,不把姨媽們和我母親買給您的糕點拿給您吃。為此,我母親沒少和三舅三舅媽吵架。最后,我母親把您接到我家里伺候。 您在我家住了半年多,有一天,突然清醒的您非要母親把您送回三舅家,我母親怎么勸都不行。您回到三舅家的第二天就與世長辭了。至此,我們才知道您知道自己不行了,要“葉落歸根”。 一晃兒,您離開我們已經20年了。都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,但現在每每想起您苦難的一生,我仍控制不住要落淚如雨。 >>>更多美文:親情文章

午間正在廊間石桌旁休息,被一陣“咯咯噔噔”的腳步聲驚起,循聲窗外,卻杳無人跡,沉吟一刻,這腳步聲遙遠捻熟,像是千層底的老布鞋。 幼時所穿布鞋都是長姊做,春季、年前做得最多。做鞋先要糊衲布,撿一個晴好的天,尋出包著舊布頭的破包袱,一面小木板,或者小方桌,再攪一鍋漿糊,桌面或木板上先鋪一張報紙。然后在那張報紙上抹一塊漿糊,貼一塊布頭,粘的時候燈芯絨、的確涼、棉布不能混貼,大花的、格的、藍的、黑的,要有過渡,否則就像瞎子剃頭,一塊高一塊低,最后圓不了。 小時候愛看長姊貼衲布,認認真真在布頭堆里翻撿、思量,玉蔥的手指把布頭鋪展,再拍一下,似有無限韻味。她干活快而穩,一上午會貼出四五張衲布。衲布曬干用來做鞋幫和鞋底,是鞋子的中流砥柱。所謂的千層底,是一種夸張,可是冬天的棉鞋,要厚實一點保暖,鞋底最少也要七八層衲布疊在一起。 做鞋要有鞋樣子。一本舊書,或日記本,鞋樣子夾在書頁子里,仿佛一部家人穿鞋檔案,這個是父親的,那個是母親的,大弟的,三妹的,長姊用鉛筆在鞋樣子上寫得清清楚楚。冬鞋,單鞋,短臉、長臉的,各種樣式。都是長姊親手在腳上量下來,一張鞋樣子,她要蹲在我們腳下繞好幾圈才能精準完成。因為活計好,經常被人求著做鞋,因此她的鞋簿子里也有三叔二大爺的鞋樣子。就像人才庫,不時會有人登門請教,長姊就拿出大鞋簿子來,給她們翻找合適的,鞋樣子大了,小了,長姊還會幫她們縮放。 一旦進入做鞋程序,每天放學我就跑到炕頭,摸摸給我粘的鞋底干沒干,還偷偷把自己的鞋底移到炕上最熱的地方,摸著不濕了,就喊長姊給我納。長姊笑著說,還沒干呢,我說,都不濕了。長姊再摸摸,說,你不懂。我只好噘嘴聽長姊的。 長姊白天上學,晚上圍著被子坐在窗前,就著窗臺上的煤油燈和窗外朦朧的月光納鞋底,“刺啦,刺啦”,很靜的夜,只有這麻繩穿過鞋底的“刺啦”聲,還有偶爾燈花炸響的“啪啪”聲。有時錐子不好用,她就在頭發上劃一劃,扎眼兒,刺針,拽線,動作一氣呵成。煤油燈的煙很大,做了一晚上鞋子的長姊鼻子下都是黑的,乍一看就像日本的仁丹胡,常引我們哈哈大笑,現在想來卻有幾分心酸。 鞋子到了最后上鞋幫的時候,我就更急,整天圍著長姊,做好一只,穿一只,直到最后一針,兩只全做好,我就趕緊穿好,跑出去。有一次做好已經黑天了,我跑出去,街上一個人沒有,真是錦衣夜行,我只好不開心地跑回來。愛開玩笑的二哥哥打趣我,四妹,有人夸你的新鞋沒有啊?聽了這話,臉皮薄的我竟“哇”的一聲哭起來。爸爸一生氣,責令二哥哥背著我去街上,把我逗樂才可以回家。二哥哥一邊背著我,一邊抱怨,“你這小磨人精啊,可把哥哥害慘了!”嘴上說著還是把我背到他的同學家,同學和他媽媽都圍著我哄,說這鞋子真好看啊,把我給逗樂了才算作罷。多年以后,二哥哥一提我,就說四妹妹是最磨人的,大概指的就是這件事兒。 那時候鄉下的女孩子做的鞋子好不好看,就像現在女孩子比學歷,長姊給我做的一雙鞋口帶毛毛的棉鞋,引得全村人都來觀摩,嘖嘖稱贊。姊丈的舊女友與他分手了,但鞋子還留著,長姊看到了,夸贊道,鞋子做得這么好的女子一定是像樣的。我想這大概是一種惺惺相惜吧,那個年代,鞋子不光保暖走路,也可以作為定情信物的。 鞋子再有千層底,卻抵不住歲月磨礪。 買鞋穿成為一種固有模式。突一日心血來潮,給長姊打電話說,能不能再做一雙鞋穿呢?電話那邊笑起來,哪有鞋樣子啊!再說,那是沒鞋穿時你覺得我做的鞋好,現在穿慣成鞋的腳,我就是給你做了,你也穿不好。腳不適履?我雖然不相信長姊專有定制的鞋會不合腳,但又覺她說的也不無道理。有些該在回憶里美好的東西,強制逆襲,結局也許是南轅北轍,這大概就是該去去該來來的道理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短文

誘人的風景必定不同平常,有奇處,如九寨、黃龍的水,張家界的石。四川渠縣忽然發現了一個好去處,叫賨人谷。這賨人谷也自有奇處。 一曰水奇。遠望,賨人谷林木蔭翳,幽深靜雅。初入谷,便見瀑布懸于壑崖,蔥蔥翠綠中一道亮麗,分外醒目,清爽氣息飄散,青幽勝景,靈氣更見。 沿溝壑盤旋而上,可見瀑布多處。瀑布墜地處,或灘,或潭。飛流的水霎時靜止,濃稠如湯,深深的藍,似乎微風難以吹。動,只有游人戲水才能打破寧靜。我想起黃龍的水,不也是這樣的色彩么! 山靜,水凈;山青,水藍。浮躁的靈魂定于此境,勝于禪家的修養。 設如深夜,碧空如洗,明月皎潔,憩息于壑邊石上,聽瀑布清音,看皎月游浴潭里,那是怎樣一種境界!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。此地,有水且美,有山且凈,仁與智皆備也! 逐級攀援,不斷登高,曲徑通幽,忽見一洞,名老龍洞。山勢傾窿,林深繁茂,壁崖嶙峋,更顯龍洞幽深神秘。龍洞之外,有不規則的葫蘆狀小湖,其色深藍,和前面見到的潭一樣寧靜。 一葉扁舟,可乘載四人。艄公劃船的不是漿而是丈余長的竹竿。問為何用竹竿,答曰:“漿用不上。” 進得洞,聞流水淙淙。洞的空間或高或低,或闊或狹。最高的地方不過20米,最寬的地方不過30米。最窄處,僅一葉扁舟通過。流水與扁舟撞擊的聲音,啪啪直響。只見艄公飛舞著竹竿,左搗右奪,時將竹竿伸入水中撥弄,時將竹竿指向崖間支撐。只聽得艄公不時地喊:“手不要放在船舷外!”“頭低下!” 洞內燈光晦明,水霧迷蒙,陰森襲人。游人個個屏住呼吸,汗不敢出。我曾在宜昌游過此類溶洞陰河,其驚險刺激遠不如此。 寬闊處,心松弛下來,以手試水,清涼透骨。望洞頂,有鐘乳石懸吊, 欲將墜落。水珠滴擊,頭上、后頸頓感清涼。導游介紹,洞中有一高達500余米的“通天洞”,可達山頂。 良久,駛出洞口,豁然開朗,光亮重見。看入洞處的水,卻分外清澈見底,與山下潭水相異,別有意趣。 二曰石奇。張家界的奇石構建宏大,列成山崖奇陣,鬼斧神工,宜遠遠觀望。此地奇石,卻不成崖成嶺,不居高傲視,而自由散落于密林之中,尤以溝壑兩邊最為顯著。 張家界的奇石,看似從天上降落。此地奇石,絕對從地下孕生。好像發育不良,剛出土,就受到蹂躪,畸形,扭曲,矮小,百態百樣。說奇丑之極可,說極美之極亦可。總之方圓千里內罕見,令人驚愕驚嘆驚喜。 有如龜者,臥于溪澗,一對相伴,伸嘴欲吻。也許飲甘冽溪水日久,漸而成精。龜乃長壽之物,難道為群石之精華?由丑變美,不知經歷了多少苦難的磨礪,可謂萬古不朽! 有如蛙者,可與雙龜媲美。獨自端坐崖上,沉雄內斂,修道非淺。好像在望云,望月,望日,望天;又似在聽風,聽雨,聽鳥鳴,聽流水,聽忽然闖進來的游人怎樣欣賞評價自己。也好像在采集萬物之精氣,修煉,蓄力。有朝一日,或一縱蹈海,或一躍登天。 群丑奇石自然土氣,然土氣中不乏洋氣,那就是色彩,并非像一般石頭黯淡的黑,而是淺淺的白。如何就白了呢?也許得益于雨滴沖刷,也許得益于溪水漂洗,但我認定是內在質地,心白凈而體自白凈也。 當世有收藏奇石的熱,這不是一個天然的奇石博物館么!一個一個,一群一群,不大不小,不深藏亦不太顯露,牢牢的定在那里。袖珍奇石易取,這里的石頭,無論你多么喜歡,是難以拿走的。這個天然的奇石博物館理應永恒。 群石多鼓凸,凹陷,孔洞,如被山擠壓,被雷劈,被閃電擊穿。溝壑里的群石,有的千瘡百孔,溪流穿孔而下,不見其影,只聞其聲。忽然奪路而出,卻是懸崖,飛流直下,銀簾凌空,美不勝收。 三曰奇人。也就是賨人。離老龍洞數里半山腰,建有賨人文化博物館。這山的溶洞,定會有過賨人繁衍生息。這山的溝壑曲徑,賨人定會留下過足跡。從館里介紹的歷史文化可知賨人奇在哪里? 古時,西南少數民族立國者罕有,賨人卻在今天渠縣的土溪建立了自己的國家,依山傍水,環境優美。《華陽國志》記載:“宕渠蓋為故賨國,今有賨城、盧城。”賨人勇健好歌舞,周武王滅商時,賨人參與戰斗,竟然在和敵人對陣時浪漫地跳起舞來。“歌舞以凌殷人”, “前歌后舞,士氣旺盛。”于是商朝軍隊戰敗。賨人為“武王滅紂”立下大功。賨人還稱“板凳蠻”,因在戰斗中善于使用板凳,既可當兵器,又可當盾牌。這些行為性格特征,難道不奇! 史稱賨人冶鑄技術精湛,打造的劍“為蜀中同類兵器中最精者”。出土的長劍,其柄形如柳葉,至今劍鋒猶在。劍上雕有虎紋,生動形象,十分逼真。又是一奇。 “楚漢相爭”時,賨人領地成了漢王劉邦管轄的地方,劉邦也真狠心,命令當時賨人從十六到六十歲的男子都拿起武器上前線。勇猛善戰的賨人常常充當劉邦軍隊的前鋒,手執牟弩、板榍(板凳),高唱戰歌,跳起激越亢奮的賨人舞,勇猛沖殺楚軍,所向披靡。 還有奇者,公元紀年以來少數民族在今成都立國,唯賨人也。這個賨人叫李雄,就是現在渠縣的人。其父叫李特,性格雄武沉毅,在社會動亂中率領流民起義,犧牲后,李雄繼撐起義大旗,在成都建立“成漢”政權,長達近半個世紀。李雄虛己愛人,授用皆得其才,并興文教,立學官,簡行約法,政治清明,輕徭薄賦,注意發展生產,社會安定一時。 賨人的奇特個性給渠縣及周邊地區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,這里人才輩出,除了上面提到的李特父子外,還有東漢車騎將軍馮緄,蜀國大將王平,宋代經術學者黎鋅,清朝翰林學士賈秉鐘、民國將軍唐憲堯,以及當代渠縣“四杰”:著名詩人楊牧,社會學家李學明,著名鄉土文學作家賀享雍,大學教授、詩人周嘯天等等。 環境孕人,環境造人,斯為至理。我想賨人的性格,桀驁不馴、倔強堅忍、體質剛毅像山中那些奇石吧。心地純樸、行為善良、甘于奉獻、不怕犧牲像山間潔白清亮的溪水吧。 神奇的賨人谷,集山、水、石等自然美和歷史文化于一體,引人入勝,嘆為觀止。冉長春先生有一首《游賨人谷》的七律詩,寫得俊俏活脫,靈波泛錦,概括了賨人谷的特征,姑且借來作本文的結束吧! 春山春水春花驕,才攀云霧又登高。 犬徑低徊匐半人,龍棧逶迤入九霄。 壁立千尋安若磬,洞削百畝豈用刀。 要識先賨真造化,誰言到此不折腰?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有一座山,叫求水山。 求水山是離我家最近的山。這是一座矮矮的山,無奇花異草,無迷人山峰。我在心里給它命名為丑山。 對于沒有讓自己心動的東西,顯然不會用心欣賞。那些平凡的野花,似乎不斷地對我說話,而我總是不認真聆聽;那路邊的幾根蘆葦,為了吸引我的目光,似乎在極力表演著一出戲,而我總是斜眼一掃,然后冷淡地走開。我像是路過山、跟山保持著距離的人,而不是專門來賞山的人。 一走就是幾年,記不清在這座山上走過多少回。某日,心有點煩,很自然地往丑山走去,走著走著,竟然把煩惱走丟了,驀然覺得自己置身在一個很熟悉很舒適的地方,生出絲絲溫馨感。眼神開始熱烈地注視每一處風景,耳朵開始專注地傾聽鳥兒的歌聲,心騰起陣陣歡喜。不禁訝異,這種心境的轉變竟如此的自然,尋不到過渡的痕跡。難道是時光狡猾地偷換了我的心境,而不自知? 不,是習慣改變了我的心境。走的次數越多,我對山就越習慣,越習慣就越舒適,越舒適就越在乎。不知不覺間,這座山成了我親密的朋友,在我心中有著比高山還高的地位。 當相處成為習慣,當無意變成依戀,我喜歡上丑山。 此后的每一次行走,都會用心,用心留意它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徑。走在山中,抬頭是藍天白云,低頭是野草野花,四周有鳥鳴,山間有溪流。我覺到自己越來越渺小,我越渺小,山就越高大。那么小小的一點,被山環繞著、擁抱著。我的心已屬于山,越不出它的范圍,也不想越出它的范圍,就這樣,與山的靈魂相融。 漸漸覺得,它是一個不動聲色的藝術家,用單調的風景描畫季節的情懷,似乎毫不著力,卻深抵心意,有著極準確的精密筆功,輕描淡寫著一種知性的自然哲理。 它是有生命的,它的血液一刻也沒有停止流動,在它蒼老的山體下,有著一顆不老的心,在季節輪回、時光流逝中,它鮮活著自己的靈魂。它愛自己,也愛藍天和人類,它創造無數的心和眼時刻與藍天和人類對視,每一顆心,每一只眼都充滿善意。 我總是聽見山用溫柔的細如發絲的聲音對我說,放松心情,慢慢走。 清風一來,山就指令花草樹葉為我彈唱,我用心律伴奏,腳步隨之輕快。 我與山的相遇,原來是久別重逢,它跟我老家屋后的那座小山一樣,一樣的貼心,一樣的味道,一樣的溫情,一樣的不怕迷路……一種溫暖油然而生。 冬日的暖陽似乎跟我一樣喜歡上這座山,總是跟我不約而同地潛入山中。我看見陽光和山在公然擁抱,而此時我已懂得山的博愛,它有跟萬物相好的自由。山的純凈和博愛讓我莫名地慚愧,那埋藏在外表下正想萌芽的醋意極力往深處隱,隱成死亡的狀態。如此,便妥妥貼貼地接納著山與陽光的擁抱。 今夜,又想起心中的丑山。山輕柔的聲音又在我耳邊響起。窗外,燈光閃爍,像山的眼睛熱烈地對著我眨眼。如此飄渺,又如此真實。 把頭伸出窗外,看見一群野菊從遠處奔來,牽起我的手。我像一條河流,隨著野菊,浩浩蕩蕩,快樂地穿行在大地上,奔赴一場與山的約會。 山已然是我心中抹不去的影子,丑山真的不丑。 >>>更多美文:美文欣賞

QW155CW58PKM14

 


踏輕洋蔥鴨露營美食推薦 》如何讓露營烹飪更有效率,食材與技巧分享踏輕胡椒鴨湯底濃醇心得 》露營晚餐煮什麼?享受戶外美食的好選擇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ty008 的頭像
    tty008

    tty008的部落格

    tty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